飞凌微携M1系列产品亮相2024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2024-12-5
2024年11月28日,由Aspencore、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国际汽车电子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大酒店隆重举行。在本次盛会中,ADAS和智能驾驶设计论坛因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加速发展而备受瞩目。智驾产业链的知名企业和专家学者相聚在本次论坛,共同探讨关于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共享出行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飞凌微首席执行官兼思特威副总裁邵科先生受邀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题为《端侧AI SoC,智驾视觉进化“芯”动力》的主题演讲,向与会人员深入分享了端侧AI在车载电子领域的发展趋势以及飞凌微M1系列车载视觉处理芯片解决方案和多元前沿应用。
端侧AI SoC
加速智驾视觉系统升级
邵科先生提到,在智能汽车领域,伴随着ADAS系统装配量提升以及L2、L2+辅助驾驶快速渗透,车载摄像头视觉系统逐步向更高分辨率、更优成像性能发展。同时,多目摄像头感知应用,要求系统自身需要配备更先进的图像算法、更强劲的计算处理性能。相较云端或中央计算处理,端侧AI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升车载摄像头的图像性能并完成视觉预处理工作,而且能有效降低系统处理延时、提高系统可靠性、保护数据隐私安全,从而帮助智驾视觉系统应用的升级和加速落地。

基于这些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飞凌微于今年正式推出了M1车载视觉处理芯片系列,包括高性能ISP芯片M1以及两款轻算力视觉处理SoC芯片M1Pro和M1Max。这三款车规级产品具有优异的图像处理性能、低功耗、小封装尺寸、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优势,为前视/后视、舱内监测、电子后视镜等各类车载视觉应用场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M1芯片配备了多项先进的图像处理功能,包括高性能暗光降噪和图像增强算法、高分辨率RGB-IR图像处理、最多4帧HDR合成(动态范围可达144dB)、LED闪烁抑制(LFS)、单路8MP@30fps或双路3MP@30fps HDR图像同步处理等,可为车载摄像头带来优异的高动态范围以及出色的暗光成像表现,保障行车安全。M1Pro芯片搭载了M1同款先进ISP图像处理模块,且内置了0.8TOPS@INT8轻算力自研NPU、Arm® Cortex®-A7 CPU、1Gb DDR3L内存等,在实现车载实时图像处理的同时,可支持运行轻量级的车载端侧AI应用,例如人脸识别、姿态识别等等。M1Max芯片的算力资源是M1Pro的两倍,以满足数据处理更为复杂的多摄像头车载端侧AI应用需求。
飞凌微M1系列芯片解决方案,能为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
· 多项先进的自研技术: 先进ISP全链路算法、自研NPU、高性能SoC技术等,打造高精度、低延时车载视觉处理
· 成熟完备的开发工具: 提供摄像头开发平台、评估套件、软件开发套件等,满足客户自行调试开发的需求
· 优异的软硬件兼容性: 由本土团队自主研发,可适配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组合方案极具成本优势
· 优质的客户服务支持: 强大的本地技术开发团队支持,提供及时的客户响应速度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高性能 低延时
端侧AI视觉应用“芯”体验
在本次论坛活动现场,飞凌微在展览区A5展位呈现了多个基于M1Pro芯片产品方案应用演示,包括舱内DMS和后视行人检知。

· 舱内DMS:由飞凌微M1Pro芯片搭配思特威2MP图像传感器SC232AT组成,在图像传感器以及SoC内置ISP的双重驱动下,实现全局快门模式下动态范围的显著提升。同时,M1Pro支持运行DMS识别算法和结果输出,有效提升整体DMS系统的实时性,使智驾系统完成即时响应,从而保障驾驶安全。
· 后视行人检知:飞凌微M1Pro芯片搭配思特威2MP图像传感器SC220AT,在实现高性能ISP处理的同时,可支持运行行人检测算法,适用于ADAS后视行人检知系统,有效降低视野盲区事故风险。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功能的逐步升级和推广应用,全面自动驾驶的未来指日可待。未来,飞凌微将继续深耕先进视觉处理芯片的研发与设计,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与汽车产业链生态伙伴一同探索智能驾驶技术迭代、打造汽车智能化新浪潮!